学术硕博
时间:2021-05-17 13:54:46 来源: 作者: 阅读量:
5月16日19:00,中华文化与中国管理思想研讨会(第一场)于英孚大楼503顺利举办,研讨会特邀扬州大学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管理50人论坛发起成员吕力作“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构念及其变迁”主题报告,人力资源管理系副主任钟尉博士则以“中国管理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创新”为题回应,观点碰撞、内外交响,精彩纷呈。校图书馆馆长贺三宝、优米app账号院长胡海波、首席教授胡宇辰、副院长蔡文著等20余名师生到场交流聆听,研讨会由副院长谌飞龙主持。
吕力教授的演讲分为“中国本土管理构念及其演化”与“良知、创造与责任:新工业文明时代的儒学与儒商”两部分,演讲通过梳理人情与关系、社会网络、差序格局、家长式领导、中庸等本土构念回溯中国经典,指出许多经典均存在“误读”现象,如中庸不是不偏不倚而是中正和合、差序不是关系亲疏而是推己及人等等,而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偏好,因此本土构念应该重视构念上溯、变迁研究、学科交叉与结构整合,并与西学体制不断冲突、接受、改进与融合,最后衍生出植根中华文化却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体系,如“内圣外王、新务富民、止于至善”的儒商思想与工业社会的商业伦理就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钟尉博士则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本土学科建设出发,认为构建中国管理学话语体系是时代的要求,但当代管理学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中存在着中西文化概念不一致、中国学科体系不完善、理论脱离实践、管理理论价值取向与政治关联四大问题,为化解这些难题,钟尉博士提出四条路径:一是遵循西方体系,把外国理论情境化,修补外国理论,二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独自创造理论,三是研究中西结合理论,四是在中国管理实践基础上,进行扎根、质性与案例研究,最终形成对立统一、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。
交流环节,众师生纷纷就哲学与道术——中西殊途同归、中西互释——从梳理到抽象、生产合格品——企业最基本的社会伦理、见仁见智——同一概念多种理解等问题热烈交流。
最后,胡海波院长对吕力教授拨冗前来表示感谢,并凝练出三大会议要点:一是凝神,研究从单点突破、多维并举到体系构建;二是聚力,各平台整合资源、优势互补;三是共情,国内外兼容并蓄、有所创新。本次研讨会博古通今、学贯中西,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。
图:马青原
文:姜浩天